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_第2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0节 (第4/4页)

在短短数年,其南部就已经发达到了这个程度!丝毫不亚于欧洲的阿姆斯特丹港。

    “这个唐健还真不简单啊!”列宁由衷的叹道,心中对这个一手建立华夏**共和国的传奇人物更多了几分钦佩。

    列宁感叹完广州的繁荣之后,随即收拾好行囊,准由又陆路走到武汉,去求见华夏总统唐健,不是列宁不愿意走水路,也并不是水路比陆军行程短,而是列宁此时财政情况十分窘迫,他实在拿不出更多的盘缠来支付高昂的船费。

    就在此时,一群“凶神恶煞”的华夏士兵一边大声提醒,一边拨开密集的人群朝这边匆匆而来,列宁下意识的压低了帽檐,在他看来,这些“凶神恶煞”的华夏士兵神色紧张,一边拨开人群,一边四处张望,似乎是在找什么人似的。

    列宁看到这里,心里不禁一阵紧张,当初他领导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后,便遭到了沙俄政府通缉,被迫流亡海外,在列宁流亡西欧的时候,为了避免当地政府的追捕,列宁都是用的假名来逃脱追捕。

    而这一次来华夏也毫不例外,当列宁看到一大群华夏士兵朝他这边的码头上涌来的时候,警觉的他立刻低下了头,避免被人认出来。

    然而,数百华夏士兵在分开人群之中,直接朝着码头上涌去,根本就没有理会列宁,其中一个华夏陆军军官还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但是那个年轻的陆军军官并没有将太多的注意力停留在他的身上,只是扫了这个外国人一眼便朝前走去。

    这个年轻的华夏军官就是奉命来找回唐健的孙传芳,孙传芳带着一个营的士兵在广州码头上四处寻找唐健,然而除了汹涌的人群,他连唐健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孙传芳不禁疑惑起来,按照唐健从夏威夷登上陈家的商船队到广州的日期来看,唐健应该是今天抵达广州啊,怎么找了这么半天都没有见到。

    难道已经出发了?孙传芳大感不妙,如果说在码头之上还比较容易找到唐健的身影,那么一旦唐健随着商船进入了南海他就抓瞎了,茫茫大海找一个人岂不是如同大海捞针,况且他只是陆军而已,他也不可能下海游泳去找唐健啊?

    此时找到南海舰队帮忙找人已经来不及了,广州作为华夏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每天来往华夏贸易的外国商船何止千艘?总不能在茫茫大海之上盲目的随便找到一艘商船命令人家停船检查?这根本就不太实际。

    况且,此次孙传芳是奉密令前来找寻唐健,此次行动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是通知了南海舰队,那不是告诉所有人,说我们的总**自一人去了吕宋?这等蠢事,孙传芳可做不出来。

    不过,人都会抱着一丝侥幸的,孙传芳也不例外,身负重任的他也不想放弃最后一点机会,于是孙传芳果断的下令询问夏威夷陈家商船的情况。

    孙传芳拉过一个年级大一点的码头苦力,问道:“知不知道夏威夷陈家的商船队锚泊在那个码头?”

    那个苦力是个老实巴交的平头百姓,对这港口再熟悉不过了,但他看到这一队雄纠纠气昂昂扛着长枪的士兵,果断放弃了想要些好处的念头,连忙一指远处的一个码头:“在那里,正在卸货呢!”

    孙传芳闻言大喜,终于找到了总统的踪迹了,他赶紧命令士兵随他一起朝陈家商船队的方向奔去。

    列宁看到那一队华夏士兵渐渐远去,遂如释重负般的松了一口气,然后勒紧了裤腰带,朝华夏的首都——武汉走去。

    孙传芳来到夏威夷陈家商船队锚泊的码头,看到眼前的景象,顿时大失所望,因为几艘商船的货仓都快被搬空,货物也都卸下的差不多了,看着货仓的体积,孙传芳便知道,这几艘船锚泊在码头上的时间并不短。

    唐健很有可能早已经下了船,也许已经转乘另外的商船进入南海,但孙传芳记得总参给他的严令,那就是务必找到总统,并护送他回武汉。

    孙传芳对着陈家商船队领头人将唐健和陈楚生的外貌描述了一番,当然,他没有直接说出唐健的名字。

    陈家商船队领头的人答道:“哦,你说的是唐先生啊,他早已经下船了,听他说他还要出海,这个时候应该上了哪艘船出海了吧!”领头的人指了指一处码头,那个码头此时早已经空空如也,另外一艘货船正准备靠岸卸货。

    孙传芳这次算是彻底的失望了,他还是晚了一步,这个时候他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只好带着众士兵在码头再寻觅一般,试着碰碰运气,要是再找不到,那他只好如实向严总理禀告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