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_第2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节 (第3/4页)

有通知。

    就在严复焦急万分的时候,唐健此时正在甲板上远眺越来越近的海岸线,陈楚生也是一身便服来到甲板上,走到唐健的身边,问道:“总统,我们这是直接要回国么?”

    “不,是去吕宋!”唐健笑道,在夏威夷出发之前,唐健此行的目的地连陈楚生都没有告诉。

    陈楚生仅仅是愣了一下,便没有再多问,在他的心中,不管唐健做什么决定都是正确的。

    很快,陈家的商船队便进入了珠江,不久便锚泊在港口上开始卸货,唐健则和陈楚生下了船,准备乘坐前往吕宋进行海外贸易的南海商船队。

    现在的广州是华夏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在鸦片战争之前,广州就是前清唯一的海外通商口,如今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加上唐健建国之后对广州的大力扶持,南海商船队的总部也设在了广州,所以广州的经济繁荣程度很快就超过上海,一跃成为华夏南部最大的贸易城市。

    在广州的街头上,随处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人,不仅可以看到前来华夏贸易的白人,印度阿三,马莱人,甚至还能看到俄国人,由此可见广州的发达繁荣程度,真可谓是万商云集。

    唐健带着陈楚生漫步在繁华的广州街头时,这时,一个人低头沉思脚步匆匆的人一下子撞到了唐健的怀里,唐健被这个高大的外国人猛的撞了一下,顿时后退两步。

    陈楚生见总统被撞,立刻呵斥道:“你怎么走路不长眼睛啊!”

    那个外国人赶紧致歉,用英语连说对不起,唐健这才看清楚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听着他彬彬有礼的道歉中夹杂着一丝俄语腔调,唐健知道,这是一个俄国人。

    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人家诚挚道歉,唐健也没有发火,而是制止了呵斥的陈楚生,用娴熟的俄语说道:“没关系!”

    那人惊讶的看了一眼唐健,当今会将俄语的华夏人可没有多少,看唐健的装扮,俄国人认为唐健是一个往返于欧洲和远东的商人,便也没有在意,和唐健道歉后便从匆匆离去。

    唐健看着那个俄国人离去的背影,有些疑惑的说道:“这人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啊!”

    此时的唐健并不知道,刚刚不小心撞到他的这个俄国人叫列宁,列宁在1900年西伯利亚流放结束后,回到了彼得堡,并于1905年11月领导了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也就是在那一年,唐健抓住了俄国国内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契机,发动了对东北俄国势力的攻势,并一举将东北三省内的俄军驱逐干净,还全歼了俄国太平洋舰队,夺取了海参崴。

    可以说两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巧合的是,两人竟然在广州偶遇,日后两人再次相见时,对那一次偶遇都感到十分惊奇。

    在广州,唐健是准备去吕宋亲自探查吕宋境内的情况,而列宁这一次来华的目的,正是为了求见唐健。

    列宁自从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之后,便流亡海外,在欧洲辗转流亡了几年,并到处寻求帮助,可是此时的欧洲诸国都在忙着两个政治军事同盟的对抗,根本就没空理会列宁。

    处处碰壁的列宁想到了华夏,他想求见唐健,寻求唐健的帮助,希望唐健资助他进行俄国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

    然而,世事弄人,两人就此擦肩而过,再次相遇却是不久之后的事情。

    。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二十二章 南海海盗

    列宁丝毫没有注意到刚刚被他撞到的那个人,他更不可能会想到刚刚那个人就是他漂洋过海千辛万苦要来寻找的华夏总统唐健。

    在欧洲的处处碰壁,让列宁决定来华夏来碰碰运气,虽然华夏的政治主张和他梦想中的有些不太一样,他一直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且梦想着建立马克主义中描述的**。

    然而,欧洲各国的冷淡态度使他不得不转战其他国家,而列宁则将目光投向了华夏,因为他在华夏的政治主张中看到了一些不同于欧洲诸国的地方,这是致使他来到华夏最重要的原因。

    他相信,作为华夏总统的唐健必然希望在华夏广阔的北部边疆有一个友好的邻国,而不希望是一个侵略性极强的沙俄,这是列宁相信此次求助能够成功的自信来源。

    当列宁第一眼看着华夏南部第一大城市时,第一时间就被广州的繁华忙碌给震惊了,从世界各地前来华夏形形色色的商人,码头之上赤膊上身的苦力,还有船工的吆喝声,码头每天货物的巨大吞吐量,列宁没有想到华夏建国之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