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节 威加四海(1)  (第1/3页)
    当张越的文书,通过快马,送到王远跟前时,这位匈奴大将,已经率兵渡过了药杀水,正在向着大宛人最重要的牧场,同时也是其当前在药杀水中游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贰师城挺进。    这次匈奴攻略大宛,除了掠夺大宛的人口、财富和工匠外,最大的战略目标,就在贰师城。    因为贰师城附近的山峡与草原,有着整个已知世界最富著名的马种——大宛马,也就是俗称汗血宝马的良马。    自大宛战争后,匈奴人就一直垂涎于此。    可惜,大宛一直在汉室保护下,任何对大宛的进攻,都可能招致汉军主力出塞。    而在预设战场中,匈奴人知道,自己不可能是汉军对手,尤其不可能在进攻大宛的同时,护住自己后方,所以,只能不了了之。    现在,正是匈奴人梦寐以求的千载良机!    所以,王远在攻下郁成城,修整完毕后就迫不及待的率部出发。    不过,为了保护战马,保存马力,加上匈奴大军组成复杂,因而,行军速度极为缓慢。    主力每天只能前进不到三十里。    也就是作为先锋的轻骑兵,能够以较快速度在前方开路。    所以,走了差不多十天,贰师城依然遥不可及。    保守估计,以目前的速度,匈奴大军起码还要走上七八天,才能抵达贰师城外围。    好在,攻陷郁成的时候,匈奴人收获了一大批的内应。    靠着这些人,他们对大宛的情况和虚实也就有了更深了解。    就在这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一封文书,不期而至。    王远看完这封写在白纸上的文书,脸上的肉立刻就抽搐了起来。    “主人,汉人说了什么?”一个站在王远身侧的贵族问道。    王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的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下令道:“传我的命令下去,命令各部暂停进军,原地扎营!”    “主人!”那贵族立刻就急了:“兵贵神速,若我们拖延的话,大宛人说不定就要将汗血马都运走了!”    王远轻声叹道:“运走就运走吧,只要大宛人还在,总能拿回来的……”    “但我们若现在不停止进军的话,恐怕也就最多只能再拿下贰师城了……更可能会影响摄政王在漠北的行动……”王远无力的叹息着:“去执行命令吧!”末了,他补充道:“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啊……”    确实,这对匈奴来说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捏着手里的文书,王远闭上眼睛,内心郁积着无穷怒火,偏偏无处发泄!    没办法!    去年一战之后,匈奴本已丧失了在西域对汉的战略主导权。    今年一开春,匈奴四分五裂,出现了五单于并立一事,更是使得匈奴现在面丧失了与汉作战的能力。    不夸张的说,哪怕西域匈奴如今主力具在,恐怕也难以挡住汉朝从天山北麓向南麓发起的进攻。    更不提,如今,整个西域匈奴的主力,都在私渠比鞮海,就连剩下的留守部队以及西域各国的军队,都跟着他来了大宛。    若汉朝如今发起进攻,西域易手,几乎是确定的事情。    对此,无论是李陵,还是王远,甚至是西域匈奴的高层,都是心知肚明的。    然而,他们却不得不走上了现在的路。    他们只能冒着这个风险,来攻略大宛,征服大宛。    不然,困守西域,又面临漠北争位战争,西域匈奴只有坐以待毙这一条路!    幸好,汉人算是给面子。    又或者,他们别有用心,总之,西域匈奴得以腾出手来,甚至得以与乌孙联盟,共取大宛。    一开始,王远还很鄙夷,以为那位鹰杨将军,不过是一时侥幸成名罢了。    或者其太过骄傲,自信,以至于目空一切。    直到现在,王远才幡然醒悟。    原来,那位鹰杨将军,在这里等着他呢!    一封书信,就让他不得不停止继续进军,甚至不得不应允其所要求的那些明显不合理的霸王条款!    连拒绝都没有勇气,甚至连谈判都没有机会!    手中文书里的那些文字,仿佛有着魔力一般,让他无可避免的低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