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八十三节 剧变(2)  (第2/3页)
,他每天都在纠结与痛苦之中度过,过去的十余日,对他来说,简直如同噩梦。    让他从高山之巅,直接跌落到了无边地狱!    就在十天前,他率军挥师渠犁城下,与匈奴激战。    打的匈奴人哭爹喊娘,丢盔弃甲。    不过半天,大军便势如破竹,攻入渠犁城内。    阵斩了匈奴好几个大当户,甚至还擒获了匈奴日逐王先贤惮的两个居次与好几个叔父。    渠犁王、危须王这种小虾米,更是统统被汉军所碾碎。    仅仅是在渠犁周围,汉军便斩首四千余,俘虏一万。    匈奴的主帅李陵,灰溜溜的夹着尾巴,带着残部丢下渠犁城的守军与城中堆积如山的粮草与城外十几万头牲畜,向着天山北麓逃窜,企图逃回天山以南。    现在想想,李广利知道,那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陷阱。    匈奴人在渠犁附近,除了李陵的一万骑兵外,剩下的不是西域的仆从军便是不知道从哪里骗来的别部炮灰。    只是,当时,李广利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毕其功于一役,擒杀李陵甚至先贤惮的诱惑,让他失去了冷静。    于是,在渠犁城还未彻底拿下的时候,便先派了骑兵追击。    第二天,又亲自率领居延都尉与贰师军的轻骑,展开了对李陵的追杀。    自渠犁向西,一路追逐到天山脚下的山峦之中。    结果……    匈奴人早已经在当地集结了他们的所有力量!    至少三万精锐,埋伏在密林与峡谷中。    待得李广利率领他的部队进入包围圈,便忽然杀出。    这些匈奴人,放弃了战马,改而利用强弓在密林的掩护下,不断射杀汉军骑兵。    哪怕李广利率领的都是汉军精锐,也在措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    好在,汉军有着丰富的经验。    甚至不需要李广利下令,在遭袭的当时,各部骑兵立刻就做出了反应。    他们以队为单位,借助战马、战车的掩护,用随身携带的角弓与弩机与匈奴人展开对射。    同时,还有人组织骑兵开战反击。    一度,汉军与匈奴人在天山脚下延绵数十里长的雪地之中,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甚至压制住了匈奴人。    然而……    气候,帮了匈奴人的大忙。    当天晚上,战事稍歇,忽降大雪,气温直线跌落,汉军哪怕做了无数措施,甚至学着匈奴人,在雪地里挖雪为穴来避寒。    但,冻伤冻死者,依然比比皆是。    甚至严寒天气带来的死伤数量,已经超过了白天战斗的损失。    更要命的是,因为缺乏预防,大批战马被冻死,这使得李广利的部队的机动与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反观匈奴方面,虽然严寒的天气,同样给了他们重创。    但,他们本身就比汉军更适应这样的天气。    而且,他们早有准备,在密林和峡谷里建了大量的御寒设施,准备了相当多数量的燃料以及用来驱寒的马奶酒。    所以,第二天匈奴军队依然可以有组织的对汉军进行进攻。    而李广利的部队,却只能一边抵抗,一边聚拢起来,等待援军。    但关键时刻,一支不过三千多人的乌孙骑兵的出现,让李广利几乎绝望!    他一度以为,乌孙人和匈奴人联手了。    而若是那样的话,对他来说,简直是噩梦!    因为,乌孙起码可以动员出三万以上的骑兵参加!    好在,乌孙骑兵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有那三千多人。    所以,李广利还能坚持下来。    但,却也付出惨痛代价!    又一天的激战后,贰师军死伤了超过一半,居延都尉的三个校尉部更是彻底丧失了作战能力。    几乎所有战马,都被冻死、冻伤,没有了继续作战之力。    携带的箭矢与干粮也快要被吃光了。    当时,李广利甚至都想要拔剑自刎了。    好在,关键时刻,后续援军终于赶来。    而在汉军援军赶来的情况下,匈奴人也就见好就收,逐步与汉军脱离接触,消失在密林与雪海之中。    等到解围,李广利回头一统计死伤。    一口鲜血就从喉咙里喷了出来。    此役,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