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八十一节 困兽之斗(2)  (第2/3页)
的盘地、慰问看望在西域的匈奴人。    若是如此,西域失陷对匈奴来说恐怕是迟早的事情!    “那如何是好?”先贤惮问道。    “屠奢放心,现在,李广利比任何人都更害怕屠奢撤退……”李陵笑道:“所以,臣推测,李广利大军恐怕已至尉黎外围!”    “两日之内,汉军必来攻打渠犁!”    “此乃我军最有利的机会!”    “最有利?”先贤惮仿佛听到了笑话一样:“坚昆王此言何解?”    “屠奢当知,尉黎居于天山北麓之下,自渠犁一带多山丘、峡谷,此不利骑兵而利步卒也!”    “若能诱汉军主力入山区,则我军可与汉军形成均势!”    先贤惮听着,感觉有些荒诞。    什么时候,匈奴的优势是步兵了?    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    因为,比起骑兵,匈奴的步兵,至少还可以汉朝人对打。    而不是被完虐!    众所周知的,在战场上,需要五个匈奴骑兵才有可能抵消掉一个汉骑。    而在步战中,两个就差不多了。    只是……    山区交战?    先贤惮忽然想起来了,好像似乎大概,在历史上匈奴也做过这样的尝试。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皋兰山战役。    为了迟滞狂飙突进的汉军霍去病所部,折兰、白羊等数个王牌部族联合王庭一个万骑,在皋兰山设防,企图阻止汉军骑兵直插张掖与漠北之间的突出部,将河西与漠北分割开来的战略企图。    于是,三万余匈奴骑兵,全体下马,在皋兰山的山区,与汉骑发生了残酷无比的白刃战。    那一战是汉匈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匈奴的全部参战兵力被全歼。    但他们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功的拖住了霍去病集团,使得汉军在第二年才能攻入张掖境内,完成关门打狗的战略设想。    只是……    没有匈奴人想再来一次皋兰山战役!    那太恐怖了!    那地狱般的战场,至今依然是匈奴人的梦魇!    以至于,皋兰山战役后,匈奴就彻底放弃了河西地区。    甚至将休屠和浑邪这两个部族都当成了弃子,用来拖汉军的进度。    现在,若是再来一次皋兰山……    先贤惮知道,恐怕,根本坚持不下来吧!    毕竟,像折兰、白羊那样狂热的部族,可是很少见的。    李陵却仿佛看出了先贤惮的顾虑,他笑着道:“屠奢不必忧心,今日之汉军,已非当年之汉军!”    “世间再无霍骠姚矣!”    “在山区交战,我军虽然未必能赢,但汉军也是一般!”    “只要能持平,就可以逼其退兵!”    “毕竟,马上就要下雪了!”    先贤惮听到这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西域的暴风雪,无论对汉还是对匈奴,都是巨大的天灾!    只要暴风雪一来,而汉朝人没有能取得进展,那么先贤惮确信他们便只能撤兵!    如此,他便有机会‘不胜而胜’,借此机会或许可以通过外交渠道,与汉朝人妥协。    嗯,经过这两三个月的战事,先贤惮现在已经确信——匈奴是不可能有机会赢得这场战争了。    汉朝的国力、兵力、人力和战略优势,现在都已经大到让他绝望。    趁着还有筹码,体面的结束战争,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对先贤惮来说,已高于一切任务。    于是,他点点头,道:“那么,还请大王为我谋画!”    李陵闻言,大喜过望。    这正是他期待已久的!    ……………………………………    尉黎国境东部边界范围。    一条无名小河,缓缓的流淌而过。    低温让河面开始出现了冻结的情况,常常有浮冰随着河水,流向远方。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河岸忽然热闹起来。    无数火把,照亮了河道。    十几条浮桥,突兀的横跨了小河两岸。    举着火把的骑兵,有序的通过这条宽不过数丈的小河。    李广利策马扬鞭,矗立在河岸畔,看着自己的骑兵逐一通过。    “两天之内,我军就可以抵达尉黎国都渠犁附近!”李哆走到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