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八节 狼居胥之封(6)  (第2/3页)
  毋庸置疑——现在,手中有着母阏氏,又有着宗教的大旗。    这位‘屠奢萨满’已然拥有了可以影响和插手匈奴内政的能量。    甚至拥有决定下任单于人选的力量!    要知道,匈奴可从来不是一个世俗政权!    单于的权力,来自于神授,而非汉室天子的天授君权!    一字之差,就是截然不同的局面!    如今,当匈奴出现一个手里有着母阏氏,又拥有数万信徒的宗教领袖时,这立刻就对原本的权力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    狭天子以令诸侯,可不止曹阿瞒做过。    春秋五霸,也都做过!    很显然,这位‘屠奢萨满’是读过史书的。    颛渠氏也是立刻醒悟了过来。    然后,她抬起头,看向那位据说活了一百五十岁,曾见过冒顿大单于,指点过老上大单于,且还曾一眼就看出来尹稚斜大单于必定弑君的‘屠奢萨满’,轻声问道“还请伟大的屠奢萨满指点……”    后者听了,微微一笑,闭上眼睛,道“此事,便非是我所能管的了……”    “乃是母阏氏您的职责!”    说完就转过身去,面向穹庐,不再言语。    母阏氏颛渠氏则激动的无法自已。    因为这意味着,对方将选择新单于的权力,交给了她,使她重新拥有了支配匈奴的能量!    这对颛渠氏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喜讯!    可惜,她压根就不知道,这正是对方希望的。    早在长安的时候,这位所谓的‘屠奢萨满’就看明白了。    这世道,猥琐发育才是王道。    若非必要,不要出头。    况且,这个事情很麻烦。    万一失败,就会死翘翘,还是推一个人上去顶雷比较好。    如此,不管输赢,他都可以借助信徒和宗教,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    姑衍山下。    汉家玄甲骑兵,列成长长的队列。    上千名持戟步兵,身着甲胄,列阵于两侧。    鼓瑟之声,交鸣而奏。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在庄严的《出车》之乐中。    数以百计,面黄肌瘦,神色憔悴,受尽了折磨与苦难的同胞,犹豫着,踌躇着,走向这黑龙旗飘扬的大军阵列。    而负责送还他们的匈奴骑兵,则更是战战兢兢,不安非常的看着眼前的阵容。    汉之威严,让他们几乎不敢直面!    一位身着甲胄,背幡红袍的将军,策马而出,率着数十名精骑,迎上前去,高声道“汉护乌恒都尉、将军司马玄,奉持节使者、侍中、建文君张公之命,特来迎接诸公回家!”    数以百计的人们闻言,纷纷抬头,看向那英武的将军与矫健的骑士。    他们中有边塞之民,为匈奴所掳,也有商旅之人,为匈奴所劫,更有着曾是汉军将士,兵败被俘之士。    他们在匈奴,收尽了匈奴人的折磨、奴役与压迫。    本以为此生都将无望故乡桑梓,不闻故国乡音。    而今天,来自祖国的军队,打进这匈奴腹地,来接他们回家!    这让他们热泪盈眶,忍不住的抽泣起来。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在人群之中高唱了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人们互相拉起了彼此的手“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于是,高昂的歌声,回荡在这姑衍山下的山谷之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奉命负责来护送这些人的匈奴贵族们,傻傻呆呆的看着这个场面。    看着前方,如云的旌旗,鼎盛的军马与盛大的军容。    又看着这些曾在赵信城里,被无数人折磨、羞辱和虐待的汉人,哪怕是遍体鳞伤,纵然有人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但却不要命的高唱着那不知名不知内容,但却高亢的歌儿。    在这一刻,他们感觉到了,从心底到灵魂深处的战栗与恐惧。    “汉人若皆如此……”有贵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