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三节 狼居胥之封(2)  (第1/2页)
    从祷余山,一路向北。    便彻底进入了匈奴的腹地与核心。    天气情况好的时候,只要登上山峦,甚至可以看到远方蜿蜒的余吾河谷在山峦之中若隐若现。    如今,已是河曲之战结束后的第四天。    张越所率的汉军,已经无限逼近了匈奴人最重要的祭天之所姑衍山与狼居胥山所在肯特山山脉腹地!    肯特山,不是一座山。    而是和大兴安岭、燕山一样的山脉。    其自西南而向东北,将蒙古高原的中部、东部分割开来。    其西南方向就是匈奴的经济命脉余吾水流域。    那里有着匈奴人如今控制的最肥美的牧场,最大的农耕区域以及最强的手工业聚集中心赵信城。    而在西麓,则是匈奴人最重要的圣山狼居胥山与其龙城所在姑衍山。    “原来我一直搞错了”站在一个山峦上,远眺前方,张越晒笑着“此狼居胥山,非彼狼居胥山啊”    在从前,张越一直错误的以为,霍去病所登临的狼居胥山,就是后世的不儿罕山。    但现在,他终于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后世的不儿罕山,能成为圣山,是因为成吉思汗的缘故!    而匈奴,不是东胡系的游牧民族。    他们是崛起于河套的游牧民族!    他们的敌人,正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东胡。    对于蒙古人来说,选择不儿罕山作为圣山是有充分理由的!    崛起于高原东部,再向中部征服克烈部,向西部征服乃蛮部的铁木真,自然会理所当然的将自己崛起的祖地大河的源头不儿罕山列为圣山。    而匈奴则不一样,他们是从匈河以南崛起,向东扫灭东胡,向西驱逐月氏,然后称霸草原的帝国。    对于匈奴人来说,他们的圣山,肯定必须是他们崛起的母亲河的源头的最高峰!    而从匈河向上追溯源头,映入眼帘的就一定是余吾水河谷西部的肯特山的最高峰!    而在这一地区,有一座山峰,格外高耸!    而且,恰好正是余吾水、匈河的发源地。    更重要的是,其与余吾水河谷,后世的图拉河谷中心的乌兰巴托,直线距离只有八十公里!    它就是后世的扎卢丘特山。    位于乌兰巴托东北,肯特山西麓。    此山之所以会被匈奴人选为圣山,神圣无比。    除了是其母亲河的源头外,更因为,站在此山,向西眺望,就可以俯瞰杭爱山以及匈河、余吾水及黑水流域。    就像成吉思汗站在不儿罕山上,可以向东北俯瞰大兴安岭,控制克鲁伦河、鄂嫩河,掌握整个东部草原。    这就是崛起于不同区域的游牧帝国的地缘政治选择。    而这个情况的发现,对于张越以及远征至此的汉军来说,无疑于减轻了汉军的负担,使得张越获得了更多时间来完成重走偶像征途的使命!    当然,风险也相应的增加了!    汉军必须小心应付可能从余吾水、匈河甚至是哈拉河谷而来的匈奴骑兵的威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