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9章 彩排,影帝级表演! (第2/2页)
尽管已从赵俊生得知这些人的态度,但虞纪还是再进行了试探和确认“大行皇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不知诸位公卿对新帝人选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这几人互相看了一眼,崔浩站出来拱手说“按祖制,当由大行皇帝之子皇子晃继承大统,但皇子晃年纪太小,容易被架空皇权,成为外戚大臣或朝中某些显贵权臣的傀儡,而大行皇帝是被刺驾崩,驾崩前没有留下遗诏,所以帝位传承不能一概以祖制为准!” “为大魏江山社稷计,我北征军各随军大臣一致认同新皇只能是参与此次北征的亲王之一!永昌王英武伟岸,擅弓马骑通兵法,带下属宽厚,体恤士卒和百姓,在朝野拥有崇高声望,其才不逊于大行皇帝,若由永昌王继承大统,当是大魏天下百姓之福!” 说罢,由崔浩带头下拜,其他人接二连三下拜,齐声道“臣等拥立永昌王健为帝!” 拓跋健连忙起身把这几人一一扶起,“众卿之意本王已知晓,快快请起!” 虞纪这下放心了,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对崔浩等人说“明日王爷上山祭奠大行皇帝之后,还得有人牵头站出来恭请王爷登基为帝,得有人为王爷黄袍加身,还得有人站出来附议,这些事情还要落在诸位的身上啊!” 这一环节崔浩等人早就想过了,他们毕竟是朝廷朝廷大臣,对这类事情很熟悉。 崔浩拱手说“浩是太常卿,掌典章礼仪祭祀等相关事宜,此事由微臣提出来最恰当不过,陛下尽可放心!” 宗爱急忙说“咱家是中曹,只要待陛下站出来接受众臣朝拜之时,咱家就立即给陛下披上黄袍,谁若不下跪参拜,即为叛逆!” 崔徽说“微臣会站出来附议!” 寇谦之一甩拂尘,站出来说“大行皇帝生前信道教,以道教为国教,明日待陛下接受众臣朝拜之后,贫道便命人搭建道坛,陛下登坛受符箓,以示天授帝位皇权,是为正统,堵天下悠悠之口!” 拓跋健惊喜交加“大善!有众卿家谋划辅佐,本王放心!” 又见虞纪对拓跋健说“陛下,明日众臣拥立您为帝时,您得再三推辞之后方可接受,要不然会被人误认为吃相太难看······” 赵俊生听了这话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个虞纪真是太有趣了,竟然把曹丕接受汉献帝禅位那一套搬来让拓跋健照着做。 拓跋健还真吃这一套,认为说得虞纪说得极有道理,“虞卿此言大善,到时候还请诸卿配合一二!” 众人纷纷答应“陛下放心,我等必定配合!” 赵俊生又差点笑尿,这种话拓跋健也好意思说出来,若不亲自参与哪里知道这其中的玄妙,凭空哪能能想到这事竟然如此有趣? 众人又仔细再斟酌了一下细节,把前后都梳理一遍,直到确认没有问题,拓跋健才让众人散去。 夜里不久,赵俊生就听到高修前来报告说冠军将军安颉、镇北将军张黎二人悄悄进了右卫军营地去帅帐偷偷见拓跋健了。 敢情这二人却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其实山上的大臣们白天的时候早就看见拓跋健的人马和大旗到了,却是没有人来,直到入夜之后才偷偷摸摸跑过来表忠心。 赵俊生也理解这二人的想法和情形,拓跋健既然来了,而乐安王却没有丝毫踪影,这事只怕已经成了定居,他们哪里还能保持镇定?还不赶紧过来表示效忠? 等到了半夜,高修又派人向赵俊生报告说太宰常英也偷偷摸摸进了右卫军营地,赵俊生听后惊得张大了嘴巴半天没合拢。 “这个老东西,真是不要脸啊,眼看着乐安王是没指望了,这老东西竟然立马转投了永昌王的阵营,这是十足的墙头草,完没有半点政治立场!” 赵俊生躺在行军床上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前前后后想了一遍,发现拓跋健、虞纪、崔浩、宗爱、寇谦之、摧毁、张黎、安歇、常英这帮人如同唱大戏一般。 “吗的,这帮人一个个都有影帝级的演技,老子真是自愧不如!” 次日一早,太阳高照,微风拂面。 拓跋健在赵俊生、虞纪和一干幢将兵卒的护卫下上了山,他来到呈放拓跋焘的棺椁灵堂前就扑在棺椁上一阵嚎啕大哭。 “皇兄你死得好惨呐,是臣弟护驾不力,臣弟罪该万死啊······” 这哭声真是声情并茂,直教旁边的人都忍不住抹眼泪。 赵俊生看得直感觉一阵恶寒,心中忍不住诽腹“你到底是真哭还是假哭啊?这本事哪里学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