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_第2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节 (第3/4页)

解释。

    不一会儿,远处就传来机枪特有的哒哒声,近万民日军俘虏在广岛被唐健血腥处决。

    “总统,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曹锟问道。

    “马上让士兵下去收缴粮食,每家每户必须承担一个普通士兵三天的口粮,如果有不肯的或者放抗的,就地射杀!”唐健果断的命令道。

    曹锟早已经适应了唐健的杀伐果断,唐健对待自己人永远是宽厚无比的,但是对待敌人就异常的严酷,用唐健的话说就是,对待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况且行军打仗,光靠自身的补给线还远远不够,而且每家每户承担的口粮在普通日本百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并不算太过分。

    而那些日军俘虏,唐健没有多余的兵力看管或者押送,唯有就地处决,免得这些放走了这些俘虏,转身他们就会拿起武器和华夏对抗,反而会徒增华夏士兵的伤亡,所以,他们就必须死。

    唐健一向奉行的原则就是,对待日军就要血腥屠杀!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一百三十八章 轻取京都

    唐健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临时机场,在占领广岛之后,唐健就命人马上建造了临时机场,以作降落和补给之用,从广岛到京都,完全在夜鹰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此时夜鹰飞机在柳文清的指挥下正在补充弹药和加满燃料,因为在今天的下午,突击部队将会闪击京都,而此时的日军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不久前,突击部队才刚刚从广岛插入了日本本土的腹地,而现在,突击部队就已经轻松越过了神户。

    唐健对现在的战争进度很满意,至少在一个星期之内,突击部队就可以直接闪击东京了,按照这种进攻速度,以日本落后的通讯手段,想要在突击部队兵临城下的时候集结重兵采取积极防御态势的时间显然是有些不够。

    在日本本土之内,华夏陆军无时无刻不在高速度的行军途中,这就是唐健想要发挥了速度优势,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个观点用在军事行动上依然是制胜宝典。

    毕竟只有二十多万华夏陆军完全登陆了日本本土,虽然这些兵力比日本国内的总兵力还要少很多,但是唐健并不是很担心数量上的差距,有时候,质量上的优势往往比数量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日军陆军精锐在朝鲜族战场上已经损失殆尽,那些日军士兵很多人都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并且在朝鲜的北部和俄军也有过数度交锋,称之为为日军陆军的精锐也不为过。

    然而,就是这些精锐已经尽数消失在了华夏陆军的铁蹄之下,在朝鲜战场即将结束的时候,日军陆军就已经呈现兵员不足的情况,很多只能称之为少年的日本人都被迫上了战场,可想而知日本国内陆军的军事素质。

    这样的低下的军事素质直接导致了日本陆军战斗力的直线下降,所以,就算是只有二十多人华夏陆军,唐健也完全有信心横扫整个日本。

    更不用说现在华夏陆军配备先进的超时代新式武器,日军精心购置的防线在飞机坦克的连番轰炸之下,根本就不堪一击。

    要不是交通工具的限制,大规模运送物资的货车并没有量产,那么唐健有信心在一个星期之内就拿下日本东京。

    唐健现在担心的是日本本土内数以千万计的普通百姓,历史的无数经验证明,很多精锐之师并不是败在敌方的军队手中,而是败在无穷无尽的民族抵抗运动之中。

    古往今来,卑微而又渺小的民众往往在战争来临后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是无比强大的,唐健可不想让这二十多万陆军精锐折损在日本国内民族抵抗运动的汪洋大海中。

    最直接而且最有效的方式,综合起来就是一句话:快而准!

    毕竟在战争起来,民众想要武装起来,需要枪支弹药,这些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得到的,需要时间,而普通民众想要发挥出战斗力,需要实战经验,这同样需要时间。所以战争步伐越快越好,这样一来,战争的时间也将会全面缩短,日本民众在短时间内也就无法反应过来。

    只要在这些日本民众还没有拿起武器彻底武装起来的话,唐健就可以轻易的利用这二十余万大军横扫日军境内的所有日本陆军。

    而另一个“准”的问题,在战争期间,必须以最快速度瓦解日本的政权,也就是攻占日本首都东京,控制了日本的政治中心,最好是建立临时政府,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减日本民众的反抗意识。当日本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