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节 (第2/4页)
数年的时间,对于美国总统制的优越性深有体会,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 总统制的特点就是以总统为行政首脑、行政机关从属于总统而非议会,在总统制下,总**立于议会之外,只对人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在任职期间,没有因为政见不同而倒台的风险,可以积极推行政策,此时刚好合适中国的国情。对于经历过三年内战,内外交困下的中国,唯有实行这种政治体制,在行政于立法相互制约的情况下,行政力高度集中,运作效率充分发挥,适应形势的发展。 唐健听完两位智囊的话,微微点了点头,其实他心中也是这个观点,比较倾向于总统制。 当初他尽力辅佐袁世凯创建内阁制,仿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可是后来的事实表明,这种政治体制完全不适合此时中国的国情,间接导致了袁世凯独霸朝纲,所谓的皇帝也成为了他玩弄政权的傀儡,所以,经过实践过后的君主立宪制并不适合此时的国情。 结合此时中国的国情,只有总统制才适合,而进入了稳定发展之后的中国究竟会采取哪一种政治体制,那则是后话了。 “好吧,其实我心中也比较偏向总统制,既然听到两位先生的分析,我也就放心了,呵呵。”唐健笑道。 “司令,不用客气。“严复和唐绍仪同时谦虚道。 “关于立宪的事情还要劳烦二位了。“唐健恭敬的说道。 “那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自当义不容辞!“严复说道,一旁的唐绍仪也微笑赞同了。 “好吧,那就这样决定了,主要还要看一下其他代表的意见。此时估计各地代表都来的差不多了吧,建国商讨会议也差不多要举行了。“唐健说道。 严、唐二人点头,起身跟在唐健的身后回到南方军临时政府大楼。 三天后,建国商讨会议在位于武汉南方军临时政府大楼举行,经过近十天的会议讨论,决定成立民主共和国,全称为华夏民主共和国,暂时定都武汉,实行总统制,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并互相制衡的制度。 其中成立议会,法院,内阁三大政府机构,分别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责。 会议上选举唐健为华夏民主共和国总统,五年一任,可以连任,在已经由议会确定的宪法中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总统的实际权力非常广泛。总统直接组织和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只对总统个人负责。总统有权接受部长的辞职或解除其职务。内阁由总统指定的官员(通常为各部部长)组成,只是总统的集体顾问。 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完全分立,权力相互制衡。议员和政府官员不得相互兼任,议会无倒阁权,政府也无解散议会的权力。但议会行使立法权受总统的制约。 其中,严复被唐健任命为内阁总理,组织新的政府。 南方军中的所有陆军则被改编为华夏人民军,北洋舰队被改编为华夏人民军太平洋舰队,设立海陆军总参某部,归从唐健指挥,其中,聂士成、孙万龄被封为华夏人民军陆军大元帅,授大将军衔;冯国璋、段祺瑞、曹锟三人被授中将军衔。 叶祖圭、程璧光两人被封为华夏人民军太平洋舰队海军大元帅,授大将军衔。 其他海陆军高级军官,诸如陆军张作霖,冯玉祥、吴佩孚、徐树铮、揭佳俊、孙传芳、袁靖翔、张景惠等;海军吕文经、篮建枢、李鼎新、吴应科、储昭良等人都相应的授予了不同的官职和军衔。 特别要提出的是,此次还成立了华夏科学院,院长由欧阳彦青担任,其他重要人员,诸如王建川(后孤狼特种部队总指挥官)、朱连杰(陆军总参谋长)、李盖茨(后被任命为国家中情局局长)、田阿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巴肥特(后背任命为财政部部长)、柳文清(后空军部队司令)等人由于不宜过早暴露在大众的眼球中,没有再此次任命名单中。 十天后,唐健在武汉举行了一次空前的海陆军大阅兵,五万陆军和太平洋舰队中的两艘龙威号战列舰、四艘巡洋舰以及其他大小战舰十余艘参加了此次大阅兵。 华夏民主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通过在场各国记者的镜头传递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在世界各地掀起了轩然大波,华夏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