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_第1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2节 (第3/3页)

瑞拨开人群,来到唐健的身边,俯下身来,默默的注视着袁世凯。

    “大帅!”段祺瑞声音哽咽道。

    “还是我们来吧!”冯国璋说道。

    众人无语,冯国璋和段祺瑞两人开始小心翼翼收敛袁世凯的尸身,帮他清理脸上和衣襟上的血迹。

    唐健站起来,对着众人说道:“大家先回去吧,这里的事就先交给冯段两位师长吧!”

    “是,司令!“众人应道,随后出了忠王府,此时正值深夜,众人忙碌了一整天,都开始回到自己的临时住处,准备休息。

    聂士成看了唐健一眼,唐健微微点头,和聂士成并排来到了忠王府的后花园。

    月华满地,清风微凉,后花园中无数的花草在夜风之下,随风摇曳。

    唐健重回故地,记忆之中,邓倚梦在此处采蜜为唐夫人治病,特别是那一日在午日阳光的照耀下,唐蕊儿梳着两只辫子,如同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一般,蹦蹦跳跳的来到后花园,看到唐健的时候,问了一句:“咦,表哥,你也是来采花的么?”

    每每想到这里,唐健的脸上都浮现一抹会心的微笑,仿佛那个有着两颗小虎牙,永远长不大的唐蕊儿就在眼前一般,而不是繁花落尽,只剩几丝追忆。

    聂士成见唐健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便轻咳一声,说道:“司令又在触景伤怀了?”

    唐健苦笑一声:“唉,物是人非啊!”

    聂士成抽出一根烟,递给唐健,问道:“司令,袁世凯和光绪帝的后事该怎么处理?”

    唐健点燃烟,说道:“光绪帝还是按照帝王之礼归葬皇陵吧,至于袁世凯,也算是一代枭雄,按照一品大员的规格下葬比较好吧?你说呢,聂老将军?”

    聂士成呵呵一笑,说:“司令都已经考虑妥当,再说这样操办的话也合乎情理,我当然没有意见了。”

    唐健点头:“其实,要是袁兄励精图治,而不是想要自立称帝,那么南北局面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聂士成恭敬的问道:“司令,如今大局初定,清剿北洋新军残兵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南北统一后,肯定是要改朝换代的,到时百废俱兴,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才能稳定全国,恕我冒昧,司令有没有想到称帝?”

    唐健惊讶的说道:“称帝?”随即摇了摇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称帝,中国是属于所有中华子民的,而不是属于一个人的。”

    “哦?”这次轮到聂士成有些惊讶了,说实话,唐健要是称帝的话,他是不会反对的,因为在唐健的治理下,中国会越来越富强,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甚至在若干年后,唐健会带领他们将所有的列强驱逐出中华的疆土,这一点,从唐健被擢升为海军提督,到在南方军揭竿而起,反抗袁世凯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出来了。

    所以,即使唐健想要称帝的话,他聂士成第一个不会反对。

    唐健微微一笑,语重心长的说道:“聂老将军,你知道为什么列强会欺辱我们中国么?”

    聂士成回答道:“是我大清国力贫弱,抵挡不住列强的船坚炮利,所以才会受尽列强的屈辱,老百姓会受到列强的压榨。”

    唐健摇了摇头,说道:“你只说对了一半!”

    “一半?”作为武将出身的聂士成有点难以理解。

    “对,列强之所以能够欺辱我泱泱中华,其主要原因并不全是国力贫弱,当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初期,中国有四千万万人口,经济总量雄踞世界各国第一,其国内的经济总量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当初英国和我国进行海外贸易的初期,一直是逆差,大量的白银涌入中国,这还能说大清国力贫弱么?”

    聂士成沉默不语,他也实在是想不通,堂堂的天朝帝国怎么会输给外洋小国。

    唐健接着说道:“列强的确船坚炮利,这个我承认,可是当初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英法联军的总兵力不到两万人,而且又是远程作战,补给困难。而清军足有二十万之多,还是在本土作战,可结果呢?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以不到五百人的伤亡就重创清军两万余人,聂老将军,你觉得这是关于兵力强弱的问题么?”

    聂士成痛心的摇了摇头,两次鸦片战争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不仅仅是因为北京失陷,圆明园被毁,更重要的是,大清开始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定条约,使四万万中国老百姓开始陷入了数十年的水深火热之中。

    唐健接着说道:“列强欺辱中国,而且能够轻易的打败几十万清军,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满洲江山,和其他五十六个民族没有关系,当时的清军是为爱新觉罗氏而战,不是为中国所有老百姓而战,这样一支军纪废弛的私家军队,怎么能抵挡列强的入侵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