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纵横官途_第18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节 (第2/4页)

协调小组的言论一出,下面集体沉默了。

    抛开阵营不谈,所有人对于中滨关系其实都很无奈。中州作为曾经的中部经济中心,现在华夏经济转型的楷模,与滨海又邻近,对滨海发展的影响并不亚于相对较远的gd省。尤其,中州或者说是萧天若还一直“无怨无悔”地支持滨海发展,无论是中滨技术合作,中滨职业教育合作,乃至现在滨海与gd的经济合作都是中州一手促成的。

    看上去中滨合作是互利共赢,可这样的合作对谁更有利滨海这头的人只要是摸着良心都知道。滨海经济规模不到中州的三分之一,看似滨海潜力更大,更加活跃,可经济发展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中州在多年的经济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绝对比滨海在教育、环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第二产业更有优势。

    对滨海,萧天若可以用“仁至义尽”四个字来形容。如果没有萧天若推进中滨技术合作,滨海的教育和技术资源在可遇见的未来很难真正转化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萧天若牵线gd对滨海产业转移,滨海在很长时间里依然缺乏独立发展经济的原动力。如果没有萧天若,滨海就只能是在有限的教育和环境优势下憧憬着与沿海城市经济合作,不停喊着“后发优势”的口号自欺欺人碌碌无为。

    “我同意萧组长的提议!”所有人都还在反思滨海与中州的合作关系,从来没有明确支持过任何一方的市委书记首先表态。随着他的表态,同为京城派的纪委书记也跟着表态。

    见这两人突然站出来支持自己的提议,萧天若原本就隐隐透露的微笑终于在嘴角勾起了一道明媚的弧线。要是萧天若没有猜错的话,这一直中立的两人突然在关键时刻支持自己,应该就是京城对自己前一段时间中州节能减排试点中突出表现的奖励。这有了自己的旗号果然是好处多多,只要做出了成绩不消自己争取,上头都会论功行赏。

    市委书记跟纪委书记突然支持,张家那头有些措手不及。这项本应引起剧烈争议的提案在京城这两人的帮助下,七票支持五票反对一票弃权获得通过。

    前缀已经不好鉴定的“联合工作组”下头多了一个几乎统管两市经济的“中滨经济合作协调小组”好处显而易见。有了这个合作机制,萧天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开滨海市委这边的争论直接推进自己的构想。

    对萧天若来说,“经济协调小组”的成立会给以后的工作提供巨大便利,但对滨海市委来说,这无疑于出卖“主权”的“不平等条约”。可以预想,有霸道的萧天若主管联合工作组,再加上这个经济协调小组,滨海市委基本上已经很难在大方向上干预滨海经济了。经济大权都交出去了,滨海市政府基本就沦为替萧天若的计划与构想服务的机构了。

    第一时间得到滨海这边的情况,张家老爷子深深叹了三口气。当初萧天若在京城的时候就不该为了一时之利放虎归山!

    同样得到了前线的汇报,乔老嘴中喃喃地念着自己小儿子的名字。乔老没有看错,这个年轻人绝对有能力实现乔安远所未完成的遗憾。

    在换天后的风灵省,萧天若踏出了自己坚实的第一步!

    “千万不要以为你们可以松懈了!”滨海市委会议结束后乔家人的小会上,萧天若第一句话就敲醒了以为大局已定的乔家人。“随着滨海的发展,不用张家寻求外援就会有家族希望跟张家联手把手往滨海里插。所以恰恰相反,你们现在的责任更重了。我不希望下次有提案需要滨海市委通过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都被人压着抬不起头来!”

    听萧天若说完,其他人幡然醒悟。确实,现在萧天若在滨海已经站稳了,可态势还非常不稳固。萧天若可以依靠着联合工作组把持滨海的经济民生,可如果失去市委的策应,局势随时可能被逆转。

    “小萧,你放心吧,我们不会放松的。”严肃地点点头,薪山怪代表另外四人作了保证。

    “嗯,未来一段时间,滨海的主旋律还是发展。斗争,可以稍稍收敛一点,一直喊打喊杀会引起上面的反感。只要干出成绩,把张家的人比下去,就不怕他们翻起浪花来。”冲着几人笑了笑,坐在最中间的萧天若有必要跟他们协调一下。“对了,薪叔叔,你也加入联合工作组吧。中州那头有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