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七九章 最忠心的俘虏  (第1/2页)
    “愿降!”    这两个字从俘虏阵列中响起,其他人都不淡定了。    不少人寻声望去,见是第八组的人所说。    那人一说完,他身后一壮汉抬起一脚冲着他后腰踹来。    将愿意投降的守卫军一脚踹趴在地。    “孙老六,你这狗娘养的,大统领平日里是如何对你的,你这”    不等他说完,霍去病抬起手一挥。    第八组身后的山蛮士卒手持利刃,快步前,将第八组这十二个人全都斩杀。    包括刚刚那个愿意投降的孙老六,也死于山蛮士卒的刀下。    这一杀,剩下的九个组全都呆住了。    如果说霍去病刚刚的手段只是让他们有些意外,这一次可却是彻彻底底的感觉到匪夷所思。    孙老六都已经愿意归降了,为何还要杀死?    随即众人马明白过来,明白了刚刚为什么赵长武会将他们分成十组。    原来光是自己一人愿意投降还不行,非得是一个组所有人全都投降方才能活命。    “按照这面的户籍,将他们家人全部送往雍州为奴,若是有不从者,格杀勿论。”    不等霍去病说话,赵长武快步前,从方护身后的侍从手中拿起刚刚自己读的,记载这帮人户籍的文档。    从文档中撕下一张纸来递给了身后的亲卫。    那亲卫点了点头,翻身马,带着三个人消失在黑夜之中。    随着马蹄声的远去,现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静。    “可愿降?”    霍去病毫无感情的声音又在他们耳边响起。    这三个字像是三把锋利的匕首刺在他们的心脏。    周逢想到了自己年迈的老母亲,自己因为一时糊涂酿成大祸。    以至于被发配长城,永远不能离开。    也无法在母亲身边尽孝。    这一直是他心中的痛楚。    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轻甲下露出的衣襟,这是三年前母亲费劲千辛万苦托人带给他的。    一针一线都是老母在油灯下缝制而成。    “愿降!”    周逢扑通跪倒在地,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身后的俘虏见周逢跪下,也都跟着纷纷下跪,口称愿降。    但在跪着的人群之中依旧有五人傲然而立,腰板挺直。    不等霍去病发话,跪在他们身后的长城守卫军豁然而起,按住这五人的脖子,用力一扭。    清脆的咔嚓声在安静的队伍里格外的响亮。    那五人解决掉不愿意归降的人,唯恐霍去病误会,赶紧跪下。    “好,可有愿意立功者?赏赐良田五十亩,牛一头,免赋一年。”    霍去病看着跪倒在地的长城守卫军,朗声道。    “回禀将军,小人有事奏禀!”    周逢咬着牙抬起头来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犹如一座高山般的霍去病,高声道。    “说!”    “长城守卫军叛逆要往洛阳而去,小人猜测,他们应是往清河而去。”    “回禀冠军侯,长城叛军只有不足一日粮草,人困马乏,此时应不足千人!”    “禀报冠军侯,叛军统领身中箭伤,目前没有大碍,却行动不便,不能久坐。”    归降的长城守卫军们一听立功有赏赐,纷纷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信息争先恐后说出来。    马如龙站在霍去病身后,这种有些匪夷所思的场景,他已经见过好多次了。    可每一次见到,依旧感觉到不可思议。    看着霍去病并不魁梧的背影,马如龙心服口服。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马如龙轻轻喃喃,眼中充满了向往的神色。    时至今日,他才知道,当时的匈奴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对手。    当时的匈奴人唱出这两句歌时,又是何等绝望的心境。    而创下这赫赫战功,成为千百年来,无数名将终其一生想要超越而不得的人,就站在自己的眼前。    “梁俊啊梁俊,当日你是何等的愚蠢,竟能在长安将此人放走!”    就在马如龙失神感慨的时候,忽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将军,桥已修好!”    马如龙回过神,霍去病嗯了一声,翻身马,赵长武冲着周逢高声道“周逢,带着你的兄弟编入我麾下,你便为百夫长,若有叛逃者,格杀勿论。”    周逢高声怒喝“得令!”    说罢带着身后的长城守卫军翻身马,跟着大部队穿越修缮好的木桥,奔着清河方向而去。    一路追一路收编,短短的半个月内,霍去病带着愈发壮大的军队,将项羽和梁凤皇逼到洛阳境内。    进入洛阳境内,二人身边只剩下随从不到十人。    而身后的霍去病和马如龙不仅没有损兵折将,还收编了一千余战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