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二圣相见鬼神惊(中1) (第2/3页)
莲华定院的住宿费用可不低,在整个高野山寺院也排在前列。每人住宿一晚,包括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需要花费三万五千日元,眼前这六十名访客,光住宿费是一天二百一十万的收入。再加寺院其他的商品和活动,在日本开寺院还真是一个来钱的行当啊。 鲁西华看得无趣,那些外国人却是看得有趣,边吃边看,一副津津有味、目不转睛的样子。日本佛教在衣饰和教器的精致,确实是能吸引住很大一批不明真相的群众。 唱经结束之后,住持添田人还即兴用日语和英语讲了一段佛学鸡汤,只不过他的英语和日语基本没什么分别,鲁西华总算知道知客僧那些‘挖门’的发音是从哪里来的了。 住持添田离开之后,大家集到食堂吃晚餐,这是所谓的精进料理,据说修行的师们每天吃这东西,全素。 一共有十道菜1煮熟的冷菜;2芝麻豆腐 3煮黑豆;4豆皮酱汤;5渍物;6锅煮;7天妇罗;8凉拌菜;9野菜和山药泥混合加海苔碎;10果物。 另外还有热茶和米饭,这些菜,除了天妇罗和芝麻豆腐之外,所有的食材几乎都只放了一点盐和糖略作调味,散发着它们原本的味道和自然的清香。 盛放料理的器皿也各不相同,芝麻豆腐和酱汤用的是漆碗,放酱油的是陶皿,其他还用了各式各样大小不一,外面绘着花鸟鱼虫、山水风景人物的瓷碗。外国人觉得很有趣,他们认为品味料理的同时,欣赏这些器皿也是件赏心的乐事。 樱井泉正和两位在洗澡时新结识的西班牙友人研究讨论,到底该以什么样的坐姿才能优雅、舒适而持久地吃到地面的食物。作为日本知名大学出来的名校生,自然专门练习过这方面的学问,正在教导她们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餐具。 大家在餐厅吃着饭,都是很小声的聚在一起,并没有高声喧哗之类的事情,这个时候,却进来一位坐在轮椅的老妇人。 进过自我介绍,原来她是任住持的妻子,也是现任住持添田师的母亲,现年70多岁了。原本日本佛教允许僧人结婚的只有亲鸾人所开创的净土真宗,然而如今这一风气却推广到了几乎大部分的佛教宗派,连真言宗也不能幸免。 这莲华定院是极为一家明显的家传寺院,父传子、子传孙,这样不断接力下去。 老妇人意料之外,竟然张嘴是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客人们聊起她70多年的人生,虽然依旧带有一些口音,但是她儿子要地道许多,至少和欧美人交流起来没有障碍。 “我出生在大正时代,一辈子除了少女时代曾经前往东京学习,其余时期便再也没有离开过高野山。可以说生在高野山,也会死在高野山吧,我感觉东京城空的事情会带来一个未知的大时代,不知道是好是坏,在这里不便多做猜测。” “我在东京的大学里学习的时候,读的是英专业,这在当时是没有多少女孩子会选择的专业。但我年轻的时候总是羡慕西洋的事物,对本土的,女性应该从事的那些事业却是提不起兴致,总觉得女性可以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来。” “然而理想很好,毕业之后却找不到相关的工作,只好重新回到了家乡高野山。山里正好要建立一所小学校,校长便希望在东京念过大学的我前去任教。我问,要我教什么呢?对方回答,普通的、国内的学科都可以呀。然而那时的我只会英呀,真是很苦恼的事情。最终我还是想办法在学校里开了一门英的课程,虽然也需要兼职教学其他科目,为了生活下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然后战争很快便爆发了,英也变成了敌国人所会的语言。不用说,学校里所有关于英的课程都遭到了废止,我也被大家当成了怪的人,几乎没有人愿意和我交往,更别提结婚的事情了。” “战争的时候许多日本海军的男儿们被送到高野山这里进行训练。他们在寒冬的高野山,在雪地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