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 (第2/2页)
看着太皇太后逐渐没了精神,才一一离开。 “琪琪格,我能感受到我自己的身体。”看着胤礽离开慈宁宫,太皇太后才对太后说道,“我昨晚梦见福临了。” 太后张张口,想要劝说太皇太后放宽心,却被太皇太后阻止了。 “这些话不用说,生老病死,不过就是如此。” “我如今没有大灾大病,已经是极好的福气了。”从蒙古回来之后,太皇太后总能不经意间想起以前的事情。 她这一辈子没什么好后悔的,她觉得她所走的都是一条正确的路,可不后悔,但总有遗憾。 只是这些遗憾却是不好对旁人说起的。 太皇太后的目光又落在苏麻喇姑身上,苏麻喇姑陪了她一辈子,如今身体瞧着也算康健,总归要过些自己的生活。 “如今回蒙古的路程不远,等我死后,你若是不想留在宫中,便回蒙古,让自己过得舒心一些。” 太皇太后拍了拍苏麻喇姑的手,“你别急,我的身体我心中有数,我总要趁着我还能动弹将你们安排好了,我才能放心。” “琪琪格你虽然不能像苏麻喇姑一样常住蒙古,但每年去一趟住上一个月,皇帝也不会说什么。” “我死后,这后宫之中属你辈分最高,我知道你不愿管事,但也别让自己不高兴。” “大清眼看着越来越好,你们日后一定也能过得越来越好。” 即便太后和苏麻喇姑极力阻止,太皇太后还是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完了。 对于太皇太后在慈宁宫中说得一切,胤礽自然是不知道的,他还在工部忙碌。 汤斌为了身体着想,已经开始写奏折向康熙皇帝辞任工部尚书的职位。 汤斌的身体情况,康熙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的,汤斌的身体确实不应该再继续忙碌下去。 但若是老臣第一次上奏便同意,难免显得皇帝有些不近人情,因此这样的流程,最起码要进行三次,汤斌才能真正辞任工部尚书。 因为修路一事,此时的工部是朝中的香饽饽,因此工部尚书的职位在此时至关重要,需要好好琢磨。 虽然朝中众人都在关注下一任工部尚书的人选,但很快户部便搞出来一个大动静,转移了朝中官员的注意力。 户部尚书请奏皇上同意户部开办商学院,由户部左右侍郎亲自上课。 而上课的学生便是大清的商人或者商人之子,将大清商人和朝中联系紧密联系起来。 户部尚书所说的内容,在朝野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朝臣们议论纷纷。 现如今的读书人的想法大都还是士农工商,商人总是要排在最后的,现如今户部竟然提出要教导商人,当商人的老师,朝中有许多官员都觉得滑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