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章 (第1/2页)
三日之后集中考试,考试中名次在前一百名的人,可以正式进入学堂之中。 将这一百个学生分为两个班,为他们找寻老师,提供笔墨纸砚。 胤礽虽然普及教育的心情很急切,但是开办这样的学堂并不是没有规划的。 他让自己身旁的管事宫女盘点过自己的私库,供养一百个学生绰绰有余。 胤礽的私库财富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康熙的赏赐,赫舍里家中每年的供奉,还有现如今当初仁孝皇后留下的财产。 而胤礽在宫中一应都有康熙照应,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他自己平日里也并没有收集各种古典东西或者珍奇宝藏的爱好,私库中的钱并不少,至少开办一个学堂绰绰有余。 看着康熙走起的眉头,还没有散开的迹象,胤礽也不着急,反而解释得更加仔细。 这一百个学生之中,在经过三年的学习之后会再次分流。 由老师推荐和平日里的课业水平作为依据,觉得有天赋能够冲刺科考的人选,则会继续读书。 若是没有天赋,觉得四书五经,策论八股文有些吃力的学生,则会被胤礽分流出来学习各种技术。 “现如今的匠人都偏于保守,有手艺之后总是偏向传于自家人,若是想要拜师,须得经过好些年的考验,才能学到真正的手艺,儿子觉得这些都太慢了。” “我大清想要发展,必然是底层的百姓除了种地之外,必然要有另外一本养活自己的手艺。” “所以儿子想将这些没有科举机会的学子们分流成为匠人。” 胤礽抿唇,看康熙依旧没有说话的意愿,再次补充道:“儿子认为我大清应该提高匠人的地位,若是匠人研究出来有用的东西,应该大肆嘉奖。” 胤礽看过小娜给出的视频,视频中但凡是参与研究的人员,在生活之中都会得到优待,而且社会身份并不低,在生活中很受人尊敬,同大清这些匠人完全不是同一水平的对待。 “只有将匠人们的待遇提上来,匠人们才更容易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东西。” 说起一个新的话题,胤礽再一次侃侃而谈。 康熙看着胤礽口若悬河的模样,视线再一次放在胤礽交上来的策论上。 虽然对于胤礽所说的出资建筑学校一事,已经松动,但是仍旧给恩一种不情不愿的感觉。 胤礽喝了杯茶水,又看向康熙,才低声说道:“儿子想要开办这所学校,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对于自己这个缘由的诉说,胤礽抱了很大的希望。 他觉得只要自己将理由说出来,康熙原本的不情愿便会轻易散去。 “若是这一百人想要入我的学堂,除了基础的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