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8章 (第1/2页)
德海伸手示意林泽先吃饭,“面条一会要坨了,师弟放心,对你来说应当是举手之劳。前儿家中父兄带着侄儿来见我,说是想送侄儿去学堂念书,问我是在家里附近的私塾念还是花大钱到古阳县城的私塾。” 林泽一听原来是咨询小孩择校的事,那他能帮忙。 林泽在德海的催促中花了几分钟就把一碗面条吃完,饿一天的肚子终于有五分饱的感觉了。 “以慧安之见,可先送家中附近的私塾念一两年,不仅花费小,而且娃儿比较容易适应私塾的日子。这一两年里若是念得不错,便可准备送去县城私塾正经学科考之书。若先生说念得一般,便让娃儿多学算术和律例。”林泽两手放在腿上,时刻保持端正的坐姿。 这个德海和尚俗世家里来往密切,而且很关心家里的事情。林泽终于明白为什么德海跟那些天天念经的和尚有种不同的感觉,那些人是真出家了,德海就有点像在寺里打工一样,为了拿到这个岗位和薪资,选择和尚这个职业。 德海仔细琢磨林泽的话,这个要念书的可不是什么侄子,而是他亲儿子。德海出家是因为实在穷得没办法,当时有一番机缘进了感天寺,一路摸爬滚打坐上火头的位置。 德海这个火头能捞不少油水,陆陆续续给家里置办了田地房产,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 这两年看儿子大了,德海便开始想着怎么安排儿子的前程,最好的便是读书考取功名。 德海不管是以前在家里给地主种地还是如今在庙里当和尚,都认为男儿读书当官才算光宗耀祖。 “师弟,学算术和律例是什么道理?”德海认真问道。 “师兄家里能送侄儿去念书,想必有一定积蓄。况且若是您的侄儿要走科考之路,没点家底很难。即是如此,若娃儿走不了科考的路,那守好家里的田产宅院便很重要,学算术能清楚家中田产一年下来的盈亏,懂律例方可依法办事,保护家人和田地。”林泽仔细帮他分析道。 德海听完陷入沉思、久久不语。 林泽知道这些干货在现代人眼中属于常识了,但在古代文盲率高得可怕的年代,能想到这些的太少了。德海虽然不识多少字,但他社会经验丰富,且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目前的见识是可以理解林泽所说的话的。 “师弟高见。”德海想明白后带着亲近之意道。 “师兄待我真诚,慧安投桃报李是应该的。”林泽含笑道。 “下个月要给梁王生母办水陆法会,寺里上下少不得要忙得脚跟打后脑勺。师兄虽不是什么大本事的人,不过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