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_第43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5章 (第1/2页)

    一看收银台被他根据外面时间调整过的电脑,显示目前是八月十六日的上午十二点十八分。

    距离最后截止交卷时间还有三个多小时,林泽五分钟内吃饱喝足。

    出去后,精神抖擞,麻利地从考篮里拿出卷纸和试题。

    一边看题目,一边磨墨。

    最后一题,策。

    内容以出题大臣的名义写的,一千多字,详细说了需要考生解决什么问题,期待有什么样的效果。

    花了半个小时初步浏览题目,林泽划出重点。

    这次会试,策这道题包含了四个问题。

    题目如下:

    【……兹举河渠之要,经籍之储,选举之方,盐铁之利,揆时夺势,酌古衡今,尔多士其扬搉陈之……尔多士各抒己见,勿泛勿隐。】

    题目明确指出以河渠、经籍、选举、盐铁四项发问。

    也就是说,林泽的答案必须只包括这四个问题,每问字数控制在三百左右,全篇策问答案总字数约莫要写一千二百字。

    看着好像不多,高考作文一小时能写八百字。但林泽现在用的是文言文,且不带标点符号的那种文章。

    一千二百字囊括的内容是非常多的,还要注意许多遣词造句的细节。

    高考作文写砸了,顶多分低点。

    这年头乱写,是没命后悔的。

    另外,林泽心里有点遗憾,没有考到之前预测的边境稳定,或者税收改革的内容。

    不过他现在也没有那个闲工夫多想别的,抓紧时间答题才是首要大事。

    开头先写下——

    学生对:

    第一段不能马上开始答题,而是先起头。用圣人之言引入主题,表明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古人大能、明君、先贤的事迹上找到答案。

    实际上是说,自己后面所写之法,有正经的历史依据,不是凭空想象。

    再说一说自己以下是一些愚见,请多上官包涵之类的客套话。

    这几项的策问,林泽他们这些考生,都不知道练了多少次。虽然大同小异,但这些民生问题,都是必刷考点了。

    因此也没有想多久,林泽就开始打草稿。

    在回答第一个关于治理河渠时,根据格式要求,先在前面开头写上【伏读制策有曰:】,然后根据题目中写道治水用的书《禹

    贡》开始写。

    第一段写治水的重要性,关乎民生大事。

    第二段分析嘉国的水利分布情况,东南多西北少。

    虽然先天上是因为地势问题导致的,但最重要还是可以通过人力开凿运河、水渠来解决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