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0章 (第1/2页)
这里表示他老人家推崇礼仪之道,更深层次引申为,他希望天下所有国家都能用统一的礼仪。 这句话的历史背景是,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的情况下,当然希望天下重新统一。像周王朝时一样,天下皆用周礼。 但是,后面这个‘叶公’… 话说,第一时间想到‘叶公好龙’这个成语不过分吧。 林泽都要被自己这种无语到想骂人的精神状态逗笑了。 果然,任你刷再多题,总结无数破题技巧,出题人总能给你带来‘惊喜’。 “叮——叮——叮——” 台上磬声响起,台下的学子们下意识般,整齐铺纸、拿笔。 林泽胡乱蔓延的思绪被磬声打断,揉揉脸颊,端正态度。认真回忆《四书》《五经》里,什么地方出现这个字眼。 ‘叶公…叶…’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意思是,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呢,你应该这样说:他这个人嘛,发愤追求学问,专心致志到了忘记吃饭的程度,沉溺于学有所得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虑。甚至自己即将进入老年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更深的内涵可以有几种理解,一是表达孔子一种谦逊的态度,他自我评价是好学。 另外还可以往孔子活到老、学到老这种不断自我更新的人生哲学上延伸出去。 二是,站在子路的立场,别人问自己的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为人弟子,褒贬都是不合适的,子路给了一个很正确的答案:不言。 对了! 同样是《论语.述而》,但在第十九章。 好好好…八股文又玩出新花样。这种文夫子所说的极为罕见的题型都出来了。 截搭题。 顾名思义,把《四书》《五经》中某些语句的个别词语,搭配成文出的题。 这两句之间该如何链接起来,而且不可以生硬,一定是丝滑流畅,水到渠成的。 这个就涉及之前林泽看过的那些大儒注解的经书了,每个儒学大家对这些语句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现在林泽需要抽出两个有关系的解读方向,作为两个话的钩子,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出一篇八股文章。 这里可以很容易发现,如果只看一家之言,在遇到这种题时,就不行了。 一个人的观点只有一把钥匙,打不开另一端出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