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书 第107节  (第1/2页)
    “嗯?”    “以后关于你的每件事,我都会记着。”    所以,不用再意外他是不是记得。    这个世界上,他就记着她就可以了——她就是他的开心事。    *    开学第一周往往比较轻松。    之后,课程逐步步入正轨,司柠也忙了起来。    几乎每天满课的她,除了上课,就是走在上课的路上,连见季明臣的时间都有,只能是发发微信。    眼看快要步入四月,天气也渐渐变暖。    中午,司柠和室友在食堂吃饭,遇上孟镜。    孟镜突然回国的原因,司柠已经知道了。    孟镜的硕士导师,华城医学院的王老教授过年突发心脏病入院,经过多次抢救,最后还是没能救回来。    老教授的学生闻讯,不管在哪里,都赶回来参加追悼会。    前天,整个华城医学院禁止娱乐,算是借此送老教授最后一程,表表敬意。    “学姐,和我们坐吧。”司柠招手,“还有位置呢。”    梁雯雯挪挪,让孟镜坐下。    孟镜脸色不太好,人也憔悴消瘦。    据说老教授只有一个老伴儿,无儿无女,一生都献给了医学事业,丧事都是孟镜和其他几个学生操办的。    孟镜放下托盘。    视线扫到桌上的一本《医学心理学》,问:“这门不是大二上学吗?”    “改了。”梁雯雯接话,“我们今年有调整,这学期才上。”    孟镜点点头,想起什么又问:“你们现在都还参加社团吗?”    司柠说:“晓楠还在话剧社,我和雯雯都退了。”    这也算是医学院的传统了。    因为课业量大,华城医学院的学生如果在大二上学期没希望成为副部长或者副社长,基本也就退了,不再浪费时间。    “我想成立一个医生心理咨询社。”孟镜说,“也不知道系里会不会批。”    医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王老教授生前特别关注的一件事。    孟镜有这个想法,没什么奇怪的。    倒是司柠,听了之后起了一些心思。    她问:“学姐,你是不是辅修了临床心理学?”    “嗯。”孟镜说,“我在英国的这一年多,也没断,还在学。”    司柠撂下筷子:“学姐,那你成立社团肯定需要人手吧?我能帮你吗?”    孟镜巴不得了:“你忙得过吗?大二这年比较紧。”    “可以的。”    司柠想的是如果孟镜的社团可以办起来,那她就能接触到病例。    在临床上,实操经验很重要。    理论知识她可以先私下自学,但病例未必能接触到。    “柠柠,你这样还能有业余生活吗?”梁雯雯苦着脸说,“你家季教授要被你彻底打入冷宫了。”    “季教授?”孟镜不知道情况,“新来的老师?”    司柠微微红了脸,说:“我男朋友。”    *    司柠没告诉季明臣她要帮忙心理社的事。    季明臣也不闲。    从德国来的交流团,队长在美国和季明臣共过事,指明要让季明臣对接。    晚上,季明臣和司柠提起过两天他有堂公开课。    等这个课结束了,德国交流团就回去了,他的工作量也能减去一些。    “这不就相当于最后的总结汇演?”司柠说,“季教授,好好加油啊。”    “好,我加油。”季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