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节 (第2/3页)
来啊?真的,警察同志,不信你们问问郭姨。她就住我家对门,经常在家。我家有没有外人来,她能不知道吗?” 祝四妹看到对门姓郭的中年妇女就在警察身后站着,便想请她帮忙做下证明。 郭姨尴尬地笑了笑:“这,这我真不太清楚。我这两年眼神不好使,耳朵也有点背……” 祝四妹心里着急,便看向另一个平时跟她关系不错的邻居,期望她能出来帮忙做下证。 那人便硬着头皮说:“警察同志,他家确实没有什么陌生人啊,真没看见。就一个抱养的小孩,那么大的孩子不用办暂住证吧?他也不能跑出去干坏事。” 这人自以为自己是在帮忙,却把祝四妹气得七窍生烟。 这可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她在心里安慰自己,这些警察不可能知道孩子的事。她哥做的那么隐秘,连家属都不知道,谁又能查出来? 所以,在魏安民提出要进去见下孩子的时候,她硬着头皮把门打开,不快地说:“行吧,你们非要进,那就进来好了。” 魏安民与韩沉对了下眼色,俩人不动声色地进了门。 此时那婴儿还在小车里睡觉,一看月龄就很低。 “孩子哪儿抱养的?”魏安民看上去挺和气地,好像在唠家常。 他的态度让祝四妹放松了警惕,她就把事先编好的理由说了出来:“乡下亲戚家的,亲戚家穷,孩子多养不起,就给了我一个。他家住的远,在南方,离这有一千多里地呢。” 她想着,这么远的地方,看你们怎么查? 魏安民却继续问她:“哦,那么远啊?孩子生父母是哪个地方的,有具体地址没?姓什么叫什么?” 祝四妹:…… 这些她哪儿说得出来?就算要编,也不可能编得这么快。 见她迟疑不语,魏安民又追问了一句:“孩子是别人给送来的,还是你们去接的?” “那么远的路,坐火车得好几天吧?有没有车票?” 随着他的问题一个一个抛出,祝四妹脸色越加不好,连门外的小区居民都发觉出来不对了。 祝四妹这个孩子,不会是从哪儿偷来或者抢来的吧? 一定是来路不正?要不她怎么会这样,连孩子家是哪的都说不清楚,接送问题也答不出来。 如果真有抱养亲戚家孩子的事,就算要回忆一下,也不至于想这么长时间都憋不出答案来。 再说了,她要是没问题,警察为什么会找到她这来? 见祝四妹嗫嚅着说不出话来,神情慌里慌张的,魏安民不再犹豫,朝着老段使了下眼色,老段便站出来,说:“祝荷,跟我们走一趟吧。我们有理由怀疑,你家这个孩子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 老段说完这话,便带身后那女警上前,制服了打算撒泼的祝四妹。 至于那孩子,则由居委会大妈帮忙带着,一起送到了派出所。 这时天已经黑了,罗裳早就回家了。 但她走之前,在诊所门口挂了个牌子,说明自己要歇业一天。 搬家的时间已经定下来了,就在一周之后。罗裳打算等一家人都安顿下来,再把她开诊所的事告诉给家里人。 次日一大早,罗裳骑着自行车直接去了花惜路的中药材批发市场。这次她没在街上一家一家的看,直接去了上次那家的药店。 看店的人还是那位三十岁左右的老板,罗裳一到,他就认出来了。 “来了哈,诊所开得怎么样了?”这次他比上次热情了点,主动跟罗裳说话。 罗裳点了点头:“还行。” 虽然上次这家的药不错,但罗裳还是要再看看,主要是怕药的批次不一样,在质量上出现差异,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